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信息发布者:lidequan2000
    2017-10-06 17:50:03    来源:宜宾发布   转载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

    在四川盆地南部筠连县的莽莽丛山峻林中,藏着这样一个古朴的村庄:这里森林近500公顷,森林覆盖率约为70%,是一个天然大氧吧,在它的山野竹林里,穿梭跳跃着竹鸡、野鸡,也是珍稀树种桢楠和红豆杉畅快生长的乐园。这里的山泉水资源,不但让老人们普遍长寿,出产的龙镇白酒更是小有名气的一方佳酿。七十多年前,这里的人们还曾见证过抗战时的硝烟与烽火……

    明清古村见证抗战往事

    龙塘村位于龙镇乡中部,村域面积近1.8平方公里,东临双腾镇,西接孔雀乡,南与车坪村接壤,北与白果村相连。龙塘村古称“龙塘沟”,是因一条叫“龙塘沟”的河从北至南从村落穿过。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龙塘村成村在明代,兴盛在清初。据介绍,当年祖籍湖北麻城县的王氏家族,响应“湖广填川”之召,千里迢迢迁徙而来,落居于此。他们在这依山傍水之地,披荆斩棘,开垦荒土,聚族而居,世代繁衍生息,最终将这里建成一个安居乐业、温馨且繁华的家园。龙塘沟也成为连接四川与云南的茶马古道重要商业运输路线驿站,当地人在与川滇商人的来往中,逐渐开始发家致富,这儿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村户,最终形成了村落群。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抗战时期,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,也曾见证了大时代的风云故事

    1944年,一架美国援华的军用飞机(外号“空中堡垒”),从滇西飞往重庆的途中,因机械事故被迫择地降落。在擦地飞行时,飞机不慎撞到了龙塘乡龙灯坳(小地名)山顶的几棵大树上,飞机随后起火爆炸,机上十三名美军官兵全部遇难。冲天的火光,映红整个山沟……

    依山傍水的龙塘古街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从古至今,龙塘村的中心位置都在龙塘古街。它背靠青青的银盘顶山,身畔就是龙塘沟淙淙而过,可谓依山傍水,地理条件优越。

    据龙塘村村支书达元春介绍,明清时期,古街上建筑为典型的穿斗式屋架、全木结构加小青瓦的川南民居,至今还能看到当年残留下来的房屋,只是多有破损。20世纪,古街又新添了一部分土木结构为主的民居,至后期出现砖混结构的现代民居。进入新世纪后,村民生活逐渐改善,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人们在政府规划下整修了老街房屋,力图做到修旧如旧、风格统一、古色古香。

    筠连县龙镇乡龙塘村: 古村古街 美酒飘香

    古街是过去从云南彝良到筠连的必经之地,背盐巴茶叶的背帮、担夫都从这儿路过,白天吃饭赶路,夜里住宿歇脚,因此古街上也诞生了很多“幺店子”。在赶场天,十里八乡的人都到古街上赶场,王成邦家就曾是开旅栈的,“白天卖饭,晚上歇人”,在他的印象中,老街曾经非常热闹繁华,东家开旅馆,西家卖杂货,百货齐全,应有尽有,用他的话说就是,“生养死葬的东西都能在街上置完”。

    他们印象最深的,还有古街上遮雨的凉棚,从两边的屋檐向中间延伸,遮盖住了一条街的烈日与雨水。人们在凉棚底下做生意,摆龙门阵,热闹非凡,人情亲厚。

    龙塘沟流过回龙桥

    “先有龙塘沟,后才有筠连。”当年的龙塘村人就是这般自信。在王成邦的印象中,古街上曾有不少庙宇,香火旺盛。数得上名字的就有川祖庙、禹王宫、灵官菩萨庙、万寿宫……随着时代变迁,这些庙宇都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湮灭了踪影。陶乾壁记得,当年的万寿宫门口常有苞谷、米、面等粮食交易,因此万寿宫前又被称作“苞谷寺”,赶场天,一天总要卖出五六十担(约500—600斤)粮食。

    如今这里的街道缩短了,房屋改变了,庙宇被推倒了,古街上仅剩川祖寺残留的两个石墩,青苔覆盖着雕花,让人能窥见一点曾经的痕迹。

    在老街的尽头,还有一座“回龙桥”,建于清朝,宽5米,长10米,相传此桥是清朝时候云南一位姓文的官员为修建墓地连接“龙脉”而建,故此得名。桥上护栏有龙纹雕刻,雕工精美,但由于后期的保护不佳,回龙桥两侧都已经修起了现代砖混结构的房屋,现只能看到文物保护石碑。但行人若侧耳静听,也能听到龙塘沟的流水,从桥下不舍昼夜地哗哗流过。

    村口还有一座古石桥,是龙塘村通往云南方向的主要道路。历经沧海桑田,见证着一代又一代龙塘人的辛勤劳作。

    曾经的商业繁华也让当地人有精明的商业头脑,“筠商”是筠连的品牌,很多年轻人离开大山古村,到外地打工做生意,尤其是在浙江柯桥,处处都活跃着筠连人、龙塘村人的身影。

    山泉水酿龙镇美酒

    龙塘村四面环山,环境清幽,水质优良,具有得天独厚之酿酒条件,因此不少当地人以酿酒为业。在古街上,随意走来,便能看见三四家老酒坊,都有着数十年历史。

    “朝迎天然水,暮汲美佳酿”,龙镇白酒在一方小有名气。据介绍,早在上世纪30年代,王相铭在龙塘村杉木沟开酒厂,他用龙塘的泉水与当地出产的玉米,经过传统的酿造工艺,酿制出芳香味浓、纯净甘甜、风味独特的纯苞谷酒。1946年,王相铭去世,其徒弟罗成章继承师业续办酒坊。当时的龙镇白酒已经在县内小有名气,所酿的酒送到了县城销售。1948年,罗成章去世后酒厂停办。新中国成立后,1963年筠连县供销社在龙镇上场口办起了龙镇酒厂,依然用杉木沟的水酿酒。1965年,龙镇酒厂升格为国营企业,所酿的白酒在县城和当时的双河区内销售。

    龙镇白酒具有醇、香、口感顺滑、回味绵长等特点,达元春说,这也是因为龙塘村的竹根山泉水好,在龙塘村内,不少老人都能活到八九十岁还精神矍铄。

    黄昏,走在龙塘村古街上,正好遇到有人户在办丧事,街坊邻居都来帮忙,你家帮忙洗菜,我家帮忙炖肉,在古村古街上飘荡的,是来自大山深处的人情温暖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