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腾达镇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

    信息发布者:lidequan2000
    2017-03-07 20:08:24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 


   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  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

    ——腾达镇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

     

   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,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,是新农村的主导产业。近年来,我县深入实施发展特色农业战略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。目前,主导产业初具规模,龙头企业快速发展,利益联结不断完善,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了产业支撑。在新形势下,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着力在做大、做强、做活、做优、做实现代农业上下功夫,见实效,以此为契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。

    一、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,做大现代农业

    腾达镇是一个农业大镇,以粮食种植为主导,底子相对薄弱,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,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,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府的正确指导下,腾达镇坚持以打造“农业特色产业”为抓手,因地制宜,适地适种,进一步完善区域性、特色性产业发展规划,加快产业走廊建设,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壮大果、茶、花卉、蚕桑等产业。

    一是发展水果产业。腾达镇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,大力发展水果种植,“以立特色求发展,创品牌促发展”为目标,加大对水果种植的投入力度,大量引入资金和技术,提高农民种植水果积极性,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,在春风村以特色李子产业发展为试点,带动乡村生态旅游等农业附加产业发展,全村现已建成集中连片李子园1000亩,实现了规模种植,李子收入180万元,旅游收入120万元,李子给春风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。在春风村李子产业发展的带动下,腾达镇各村都对本村水果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,到目前为止全镇水果面积已达到7000余亩。

    二是发展茶叶产业。腾达镇大部分地区都适宜茶叶生产,而且部分农民有比较丰富的种茶经验,在各村村支两委的组织下,对低产老化茶园进行技改,购买优质良繁茶苗在适宜的地区进行栽种,春风村优质无公害良繁茶园已达到1200亩,冒水村新造良繁茶种植面积已接近2000亩,并带动官井村、利坪村茶叶产业的发展

    三是发展花卉产业。2006年,腾达镇通过招商引资,在市、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春风村成立了“筠连县佛来仙居花卉园林有限公司”,以“公司+农户”的形式,农民用土地入股分红,公司统一组织,进行花卉苗木栽培种植,为城市绿化、公路绿化培育花卉苗木,全村现已发展苗圃基地980亩。

    四是发展蚕桑产业。腾达镇新合村经济发展以蚕桑业为特色产业,是全县第一大的蚕桑生产专业村,经多次实地调研论证后,新发展蚕桑2000亩,并带动官井、王合、小溪等村的蚕桑发展。

    二、加快产业化进程,做强现代农业

    一是积极扶持龙头企业。腾达镇属纯农业镇,农民增收产业调整是关键,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“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,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”的思想,着眼于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,积极实施项目带动、开放拉动和创新促动战略,一手抓量的扩大,一手抓质的提高,集中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、技术含量高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尽快形成“龙头带基地,基地促龙头”的良性发展格局。全镇产业调整已初具规模,投资环境得到改善,我们采取了引进业主开发和农户发展相结合,春风村引进佛来仙居花卉园林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开发花卉苗木已经初具规模,水茨村引进昕星果业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,农户以土地入股,在水茨村发展“四季花果山”

    二是大力发展专合组织。腾达镇已经成立了春风村李子协会、良繁茶协会、花卉协会、新合村蚕桑协会,但任存在发展规模小、带动力弱、管理水平低等问题。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,就要创新专合组织发展模式,加快镇与镇、村与村、社与社、农户之间股份合作、加快兼并重组进程,推行以区、镇为主体的集团化运作模式,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,壮大专合组织发展规模,逐步形成多形式、宽领域、高效益的发展格局。要充分发挥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“领头”作用,不断改善农民生产、经营的分散状况,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,促进农工商一体化,一、二、三产业互动发展。

    三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,做优现代农业

    一是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。依托龙头企业及各类专合组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,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向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方向迈进。要继续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,围绕腾达镇特色优势产业,建立一支涵盖种养加各领域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,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、示范户为核心的技术传播网络。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,采取科技培训、技术承包和办科技联系点、示范户等形式,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。

    二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。整合电信“村村通工程”、农村党员“现代远程教育”等涉农信息资源,建立健全腾达镇农业信息网络,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。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,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的规范化、标准化,切实做好气象减灾服务、病虫预测防控、动物疾病预防等工作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